民國前14年(西元1898年),日本佔領台灣期間,實施「公學校令」。當時八塊厝區長邱有中、埔頂區長趙玉牒二人,代表地方人民申請設校。民國前13年(西元1899年)核准設校,名為「仁和公學校」,設校於埔頂仁和宮內。
學校經核准設立,同年7月,上級派來日本人塚本子之助擔任第一任校長。但是校址過於偏僻,上、下學不方便,民眾建議遷校,於是改設在「八塊厝六十六番戶」居民的住家內。由於房屋年久失修,經修繕完工後,在10月23日正式遷入,本校才算真正的創立。
由於學生激增,教室不敷使用,於是另外尋覓新校地,在民國前2年(西元1910年)落成遷入使用,也就是現在的校址。
民國前13年1月 |
日本佔領台灣期間,奉准設校定名為「仁和公學校」。 |
民國前7年4月 |
遷校改設在八塊厝,校名改稱「八塊厝公學校」。 |
民國10年5月 |
校名改稱「八塊公學校」。 |
民國30年4月 |
改稱「八塊國民學校」。 |
民國35年4月 |
改稱「新竹縣立八德鄉國民學校」。 |
民國36年1月 |
改稱「新竹縣八德鄉八德國民學校」。 |
民國39年10月 |
縣區調整,改稱「桃園縣八德鄉八德國民學校」。 |
民國57年8月 |
實施九年國教,校名改稱「桃園縣八德鄉八德國民小學」。 |
民國84年1月 |
八德鄉升格為縣轄市,校名改稱「桃園縣八德市八德國民小學」。 |
民前 2年(西元1910年) 設立員樹林分校(今員樹林國小)
民國12年(西元1923年) 設立大湳分校場(今大成國小)
民國35年(西元1946年) 設立霄裡分校(今霄裡國小)
民國48年(西元1959年) 設立僑愛分校(今僑愛國小)
民國69年(西元1980年) 設立瑞豐分校(今瑞豐國小)
民國77年(西元1988年) 成立附設自立幼稚園